中国科幻产业链全方位发展从出版到动漫网物品场景下的跨媒体扩张
作为中国科幻产业的推动者,我深刻感受到了从单一品类向出版、漫画、影视、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的巨大变革。长久以来,科幻文学市场小、科幻电影缺位、科幻周边产业少等现状,限制了我国科幻产业的发展潜力。然而,随着《三体》等优质科幻作品的问世,这场关于未来世界的大讨论开始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2018年,以“幻想共享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幻大会在深圳闭幕,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科幻行业近年来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但在高质量内容生产、产业培育和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此外,由南方科技大学发布的《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科创原创产值超过140亿元,并预计今年将超越这一数字。
报告指出,纸质书刊销售增长迅速,其中图书整体收入达到了7.2亿元。此外,在内容创作上,我们看到对当前社会发展高度关注与技术融合,以及经典题材如意识移植、时间旅行和人工智能持续热门化。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对科学技术前沿研究的兴趣,也展现了我们对于未来的思考与探索。
然而,与会专家也提出了挑战:虽然我们的资源稀缺,但管理部门、行业组织以及企业需要共同努力,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支持。而且,我们还需建立由市场机制驱动政产学研协同共同体,让每个参与主体发挥自己的优势。
此外,不断涌现出以科幻为内容的校内校外教学课程,有望成为新增长点。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要有持续优质内容产出的关键是给予作家更好的创作环境,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加强对有潜力的作家的支持,以及鼓励优秀作品走出去国际平台,对于拓展影响力至关重要。
最后,与会者一致认为研究全球趋势也有助于推进我们的发展工作。通过设立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大奖,可以有效吸引并激励更多人投身于这片蓝图之中,从而开启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地球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成为改变未来的使者,无论是在文字之间,或是在星辰之下,都将是无限可能的一天。